牧队伍港上刺A再添赚超季度一员原股,一亿元赴份冲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
4月15日晚,份冲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002714.SZ)发布公告称,刺A超亿为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赴港上市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队伍度赚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再添目前该公司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已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当前公司海外业务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将根据未来战略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牧原股份持续探索海外业务,拓宽公司发展空间,本次发行是出海战略的重要一步。”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牧原股份赴港上市意义重大。一方面,能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国际资本,缓解资金压力,助力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可提升国际知名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为国际化战略铺路。
“出海”有迹可循
据了解,牧原股份此次发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研发创新及公司运营等用途。
公告显示,牧原股份本次发行的H股股数不超过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8%(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并授予整体协调人不超过前述发行的H股股数15%的超额配售权。公司将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H股上市,具体发行时间将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根据国际资本市场状况和境内外监管部门审批、备案进展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决定。
截至公告发布,牧原股份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除本次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并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相信牧原本次进行港股上市,将为公司发展贡献新动能,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拓宽未来增长空间,为公司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牧原股份本次赴港上市,也是对国家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积极响应,公司也将利用全球资源助力自身发展。”上述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牧原股份“出海”早已有迹可循。
2024年,牧原股份与越南本土养殖公司BAF达成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养猪技术服务方案、硬件支持、人员培训等,致力于提升越南当地生猪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
今年3月,牧原股份宣布其子公司瑞谷国际农产有限公司已完成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越南牧原有限公司的注册登记。通过提供生猪养殖方面的技术服务、智能化养殖设备等业务,积累海外公司运营经验,扩大海外业务渠道。
最新披露中,牧原股份越南团队正在熟悉当地市场及产业发展状况,公司会根据未来战略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发展方式及目标。
“牧原股份拓展国际市场是顺势而为的积极尝试。从市场机遇角度,全球生猪市场需求庞大且存在区域差异,部分地区供应尚未饱和,牧原股份凭借先进养殖技术和成本控制优势,有望在国际市场分得一杯羹,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对国内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技术输出层面,牧原股份在智能化养殖、疫病防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可实现技术输出,提升中国生猪养殖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行业共同进步。不过,挑战也不容小觑。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养殖标准、检验检疫、贸易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牧原股份需投入大量精力适应和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要面对来自全球各地养殖企业的竞争。”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迈向成本驱动发展
赴港上市不仅是牧原股份打造国际化资本平台的新起点,也将是其对自身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再考验。
牧原股份管理层在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牧原股份的经营策略已转变为稳健增长,2024年资本开支也维持在较低水平,长期来看资本开支将呈现下降趋势。公司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金额为90亿元,其中猪舍升级改造为30亿元,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建设为40亿—50亿元。未来具体资本开支规模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及经营情况进行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牧原股份固定资产折旧首次超过了资本开支,正式迈入现金流收获期。2024年年报显示,牧原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43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79.50%。同时,资产负债率下降3.43个百分点至58.68%。
事实上,生猪养殖行业正在由资本驱动的高速发展阶段逐步迈向成本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养殖成本成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牧原股份在3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12.5元/公斤,而其设定的2025年目标为全年平均12元/公斤。
在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的情况下,牧原股份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为45亿元至5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02%—303.35%。
“猪企持续降成本的部署是应对当前市场环境和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降低养殖成本,猪企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并提升盈利能力。然而,降成本也面临着诸多难点和挑战。一方面,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给降成本带来了压力;另一方面,疫病防控、环保要求等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猪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降低成本。”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综合)
-
初创公司PV NEXUS推出了西班牙海上浮动光伏试点项目PVFOILX1-PORTS项目),在巴伦西亚港建设第一个漂浮太阳能原型。巴伦西亚港务局PAV)主席Joan Calabuig强调:“巴伦西亚港 ...[详细]
-
5月27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NZIA),欧盟希望加强其清洁能源制造业。《净零工业法案》作为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欧盟理事会的投票批准,标志着该法案立法程序的完成 ...[详细]
-
新加坡媒体5月5日披露,俄罗斯正计划通过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这一策略旨在扩大其在亚洲市场的天然气销售份额。哈萨克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阿巴耶夫证实了这一计划,并表示双方已签署了关于天然气管道路线图的 ...[详细]
-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七年中有六年,美国用于炼钢的冶金煤售价远超用作发电燃料的动力煤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冶金煤作为炼钢过程的关键原材料,其价格历来高于动力煤,并主要销往出口市场。自 ...[详细]
-
阿布扎比的清洁能源公司Masdar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和投资、工业和贸易部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在这个中亚国家开发超过2吉瓦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马斯达尔表示,该公司还将在全国多个地点开发500兆瓦时的电 ...[详细]
-
4月14日,据乌克兰能源部报告,当日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遭受俄军攻击,导致能源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乌克兰能源部通过“电报”社交平台发表声明,指出乌克兰全国范围内的发电设施、输电及配电系统遭受了“广泛”的损 ...[详细]
-
商务部欧亚司司长刘雪松在5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中俄两国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商品结构日益优化。商务部将继续携手俄罗斯,依据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强化双边贸易合作,巩固能源、矿产、粮食等大宗商品贸易的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人民日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今年前7月完成水利建设投资689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项目 ...[详细]
-
乌克兰前总理尼古拉·阿扎罗夫在其 “电报”频道中表示,乌克兰国家能源与公用事业监管委员会NKREKP NKREKU)已要求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Ukrenergo)提供之前从波兰和罗马尼亚进口的" ...[详细]
-
近日,法国电力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法电新能源,在天津港保税区顺利启动了一项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拥有5.4兆瓦的总装机容量,并预计每年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25吨。法电新能源始终专注于清洁能源发电厂 ...[详细]